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之四
来源: 时间:2012-11-01 浏览量:12271

  历史,总是在回望中意味深长。

  2002——2012,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辉煌十年,蕴含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

  如果说十年的发展谱就了一曲壮美的乐章,那么民主与民生就是双重变奏,紧扣着以人为本的鲜明主题。

  如果说十年的进步开辟出一片新的历史星空,那么民主与民生犹如夺目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映照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发扬民主,改善民生,十年点点滴滴的积累,汇成奔腾的江河。这是一条历史之河,留下前人艰辛探索的脚步;这是一条未来之河,给予后人深刻的启迪。

  民主与民生的课题,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答案在历史的回声里,在未来的呼唤中……

  民主与民生的双重变奏

  这里,曾是一部新的历史乐章的起点,如今,变奏的音符又悄然涌动——

  吃罢早饭,小岗村的村民们便向大包干纪念馆报告厅聚集。

  2012年8月28日上午,不到一刻钟,上百村民把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他们要与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探讨房屋改造、发展旅游的大事。严俊昌,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坐在最前排。

  “怎么改?”“钱谁来出?”“质量如何保证?”乡亲们与县领导你一言我一语。这一刻,人人都是小岗村民生发展的决策者……

  34年前那个寒夜,那昏黄的灯光,那张“生死契约”上18个鲜红的手印,仿佛又在严俊昌眼前。

  蓦然回首,感慨万端:

  “大包干,我们一夜过了温饱线,多年却没迈过富裕坎。如今民主议政,大家心想一处,劲使一处,才能过上富裕日子。”这是他这十年中最深的感受。

  这也是千千万万“小岗村”人的心声——

  华西村老党员谢鹤龄说:“民主是一种素质,素质上去了,才能有大发展。”

  合肥市西园街道党工委书记彭兆耀说:“民主是一种尊重,改善民生,要让居民做主。”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民主是一种力量,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办成了以前办不成的大事。”

  ……

  十年来,由民生而求民主、因民主而促民生的双重变奏,成为新世纪中国改革发展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

  ——这是大时代里一曲民主与民生的和声。

  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这样诠释这个大时代的主题:

  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民生是解决生存问题,更多的是把经济发展“自主权”交给群众。今天,解决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必然要求加大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民主和民生就以新的形式凸显出来。

  这是一幅民生改善的标示图:这十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正逐步解决……

  这是一张民主推进的时间表: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5年,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举行;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2010年,城乡居民实现“同票同权”;2011年,98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首次向社会公布;2012年,近8万个政务微博架起“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间的沟通桥梁……

  十年间,政府、民众、媒体、网络和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意识推动着民意表达与善政的良性互动。而“瓮安事件”“躲猫猫”“钓鱼执法”“乌坎事件”等一连串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公权力对待民意所持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

  只有倾听民意并接受民意,才能实现民意得到尊重、民生得到改善、政府得到信任的“多赢”。

  ——这是大转型中一曲创新民主、开拓民生的奏鸣。

  江苏省江阴市山泉村曾矛盾重重、贫穷落后。2009年,村民们直选能人李全兴为村委会主任。

  从此,每笔钱怎么赚的,每分钱怎么花的,村民们每季度都会收到一本明细账。新房怎么建、桥梁怎么架,都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年底,村委会班子成员拿到最后一个月工资,全体起立向村民致敬……

  三年后,山泉村变成了富裕村。

  李全兴说,这些年不少百姓生活好了,为什么反倒气不顺了?是因为需求层次高了,参与意识强了。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

  经济的转型,利益群体的多元,公民诉求的增加,必然带来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必然要求民主与民生的创新。

  是什么引领了这创新的旋律?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是“党内民主”创新体制的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李成认为,中国共产党推行党内民主……可能提供一个渐进的和可控的中国式民主的实验。

  十年间,官员差额选举、“公推票决”稳步推进。最引人注目的是,2011年,江苏省差额选举出13位省委常委。

  十年间,全国98%以上村委会实行直接选举,85%的村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89%的社区建立居民代表大会……

  十年间,从两会议政到立法听证,从网络问政到决策听证,从中央领导在田间地头听取民意到工人农民进中南海建言献策……

  民主新风扑面而来,民生创举随之展现:

  取消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全民医保和养老保险……

  ——这是大考验中一曲民生持续、民主稳健的复调。

  从2003年春季的非典疫情开始,西南大部旱魃逞凶、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再到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共和国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岁月。

  多难兴邦。严峻的日子里,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废墟中,人们被那嘘寒问暖的声音温暖着;旱田里,人们面对那紧锁眉头寻找生机的面容期待着;工厂里,码头上,人们被那沉稳应对指挥有序的笑容鼓舞着——在各级部门密集调研和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中,中国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当一座座新楼在废墟上拔地而起,当朗朗的读书声从新课堂里传出,当一揽子计划措施让经济巨轮再次远航,民生步伐依旧坚定,民主旗帜更加鲜艳……

  复旦大学教授林尚立说,中国民主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在党的领导下,将广大人民凝聚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保障其政治权益,而且保障其经济权益。正是在这样的大主题下,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统一,比翼齐飞。

  民主与民生的时代交响

  北京,天坛。立于圜丘,极目四望。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曾为古代多少明君贤相所信仰,从而成就了他们的盛世传奇,而这一切的辉煌为何都一次次化为浮云,飘散在历史的烟波里?

  圜丘下那象征森严等级的台阶或许就是答案——那些只向苍天屈膝的帝王们,何曾向民众低下过他们高傲的头?站在民主的对立面,他们所追求的国泰民安往往便如昙花一现。

  “民主是民生的生命。失去了民主的民生体系,小到企业,大到国家,终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古今都是一个理儿。”喜欢读史的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好以史为鉴教育他的团队。

  “我们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另一个就是职工。”常德传说,尊重职工,在公开民主的环境中,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结成命运共同体,这是青岛港历经百年基业长青的秘诀。

  看看他们的几次“革命”,或许能理解其话中的深意:工人研制出轮胎压胎机,轻轻一按电钮就将100多公斤的轮胎拆卸完毕,用“电钮革了大锤的命”;对矿石作业流程进行改造,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

  民主的管理激发了一线职工创造的热情,开启了青岛港港口作业“秒的时代”“毫米的时代”。职工也因此享受到这些“时代”的成功。

  该如何把握民主与民生的关系?

  “民主与民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有禾入口’称‘和’,也就是民生;‘人皆能言’是为‘谐’,也就是民主。和谐就是民主民生的代名词……”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做出这样的比喻。

  林尚立教授认为,中国稳健的民主化战略,重要的是将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追求民主化的民生绩效。

  民主与民生,根本在民。

  它不是封建社会的驭民之“术”,而是现代民主社会科学发展之“道”;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尊重!

  立于圜丘,侧耳倾听。

  历史的回声渐已远去。空中回荡着民主与民生的当代交响——

  终于明白,“天”意味着什么!

  民主与民生的未来畅想

  临近清明,吉林省梨树县新风村终于迎来了迟到的选举。

  梨树县曾是“海选”的发源地。然而,就在这里,两年前因违规投票选举流产。

  顶着料峭的晨风,1300多名村民选出新的村委会主任。

  从发起“海选”到“海选”流产,新风村的经济曾经一落千丈。如今,当民主大旗重新高擎,民生也有了新的希望。

  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新风村正是在一波三折里积累着民主的素养和民生的动能。

  民主与民生,时代的呼唤。

  呼唤是那样的迫切,注定要在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的不懈坚持中去收获。

  以民主和民生的“两把尺子”,去丈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距离,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乃至环境污染,分配不公……民生问题急需破解。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举权、监督权、决策权……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首要的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跟上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多一些民主和服务意识,少一些“权力的傲慢”。

  三十年前,落户一个项目,建设一个工厂,群众往往会拍手称快。今天,人们首先要问,项目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工厂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一旦群众没有机会了解实情,没有渠道表达意见,即使项目将带来巨额利税、解决大量就业,即使工程进行了“最严格的环评”,群众也可能会因为不信任,用自己的方式投下“反对票”。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告诫我们,忽视了群众知情和参与权,“民心工程”也可能办成“民怨工程”。

  时代在变,群众的民主素质和民生要求也在变。

  在田间,在炕头,有关基层选举的法律条款,不少农民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网络上,现实里,指陈物价房价教育医疗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市民提出建议,头头是道。

  凤阳县委书记张勇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如果领导还想板着面孔做报告,关起门来做决策,那只会在现实中碰壁了。”

  更需要清醒看到的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每一个民生问题都是“世界级”的,推进民主同样艰巨而复杂。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说,中国渐进改革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逐步发展和扩大人民各项权利。这是中国模式的一大内涵,需要继续坚持。

  我们需要奋起而行,更要脚踏实地,用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的一小步,迈出整个民族的一大步。

  推进民主,改善民生,世界的潮流。

  任何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必须迈过民主和民生两道门槛。

  南京市六合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志强谈了自己的感受:基层民主探索要适合中国国情。

  德国《新德意志报》评论: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民主。

  回首这十年的民主、民生路,叶笃初感慨地说,中国的经验就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落脚点是符合中国国情。民主和民生不求时髦,千好万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最好。

  “我们不但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还要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科学整合起来,让它们发挥1+1大于2的效果。”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说。

  从人治到法治,从一事一解决到事事靠制度,中国的民主建设与民生保障正一步步走向成熟。

  “时间是能力等待开发的地盘”。

  在未来的广阔时空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必将耕耘出民主与民生共同生长的锦绣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