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路港青年之五:我是建设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来源:安徽路港公司 时间:2018-09-04 浏览量:5544
 

工程施工,测量先行。每一项工程都要从测量人员的手中开启,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道路多么艰险,测量人员总是第一批进驻现场,用双脚丈量滚滚车轮即将驶过的每一寸土地,用手中的测量仪分毫不差地完成交桩、放线、交底、超平等工序作业。工程人都知晓,测量是最苦、最累的技术活,同时承担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风险。测量人员一年四季与酷暑为伍,与寒冬相伴,经受风吹、日晒、雨雪洗礼,被形象地比喻为工程建设的“导航员”,为施工的每一步指引方向,他们是劈荆斩棘的先行者,是经天纬地的开路先锋。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安徽路港一线测量人员,共同分享他们关于理想、关于奋斗的故事。

S210和城段改建工程项目部的测量员韩彬平日里话不多,但谈起项目上的点点滴滴,却总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不同于房建测量,公路测量在施工准备阶段就要把整个标段的道路红线全部放出来。前期测量工作人员配备少、工作量大,恶劣的环境和多变的天气更为这份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手脚冻肿生疮、野外摔伤早已是见怪不怪,在山窝里吃盒饭,在草堆里午休更是不足为奇。韩彬说:“我们测量人员,哪怕缺水缺电也不会缺精神,随叫随到的工作状态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在工作总结上写道:“我不会忘记那些日子,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每天早早起床,或在烈日下、或在冷风中来回穿梭。但每每回顾,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我都觉得十分温暖和感动。”

安阳西北绕城高速公路TJ-4标项目部的测量员朱少东,自毕业后便投身于测量工作,他说:“测量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我从不言累,因为奋斗正是青春应有的样子。”朱少东每天凌晨四五点便扛着仪器、追着星星出门,夜晚又是伴着星星回到宿舍。在工作中,他始终秉持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作风,在每次放线工作完成后都会进行进一步复核,确保万无一失后才会进行技术交底。“测量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紧、精度高、战线长、点位多、风险大。”朱少东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位年轻的测量员相信,当“工匠精神”与严谨细致的态度相结合,定能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攻克难题。

 

池州市206国道路面大中修工程项目部的“90后”测量员周春建,除了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还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极致追求。每天无数次地在几十公里的战线上进行施工放样、水准点与导线点复测等工作,他日夜坚守、不懈探索,一个个精准的数字就是他上交的完美答卷。常有人问他:“为何愿意一直坚守在测量一线?”他说:“能将职业选择和个人兴趣结合起来,是最幸福的事情。自我选择测量工作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吃苦准备,年轻人吃点苦、受点累,都是阅历和历练。”正如他日记里写的那样: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肥东县瑶岗路下穿项目部的测量员段燚朵一直将“做精,做细,做好”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每天“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从开工时的导线复测,到中期的测量放样,再到最后的交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从道路导线、水准联测、中边桩放样、轴线定位,到基础工程施工、桥梁下部构造物及上部构建安装、桥面施工、场地平整等,都是他的工作任务。段燚朵说:“每项工作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见证着它的降生和一点一滴的成长,在它终于长大成人的时候,满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明白,自己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测量员,我的幸福就是坚守岗位、专注细节。”

    淮河干流航道整治02标项目部的测量员王方泽,每天和同事们扛着十几公斤重的器材,朝一个个测量点进发。他说:“一个点蹲守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测不到的盲点,要由另一组去补测,因此配合尤为重要。”进入盛夏季节,正是项目施工的“黄金季”,王方泽跟同事经常早出晚归,晚上还要加班处理数据,即使如此,他也从未出现过测量差错。拼酷暑、战淤泥,是王方泽每天工作的常态,“工程赶进度,我们干活是不能挑天气的。”刚走出校门不久的他凭着极强的责任心和对技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已经熟练掌握了测量工作的各项要领,并在短短一星期内,完成了领导交办的航道浚前测量、初始值采集、资料上报等工作,让所有人见证了他的成长。

“头顶烈日工作忙,披星戴月奔现场。沐浴风雨赶施工,爬梁登墩做测量。”在合肥市郎溪路高架项目部,总能看到身背仪器、扛着脚架、抬着梯子、夹着记录本的测量员胡鹏飞,他一路小跑,不停地忙碌在工作面的每个控制点上,认真地复核每一个数字。到了晚上,他便挑灯夜战,处理各类数据,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精准的坐标和标高资料。“新时代需要我们努力聚焦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深刻践行‘工匠精神’,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胡鹏飞深信,以爱岗之情、敬业之心、专业之精,必能助力“如米小”的苔花在追梦之路上如牡丹般绽放芳华。

    龙河路桥项目是市政桥梁工程,其测量工作精度要求极高,一分一毫的差距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测量员潘瑞 对自己的要求是“分毫都不能差,差分毫都不行”,将误差控制到毫米级别是他的任务,“左5毫米,后退3毫米。”是他最简单、最常说的一句话。白天的工作完成,晚上的工作接踵而至,首先是计算第二天需要的数据,这样就可以省去在现场计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完善相关资料,由于测量专业性强,无法配备专职资料员,所有测量资料都需要他自己完成。日积月累的测量工作,让潘瑞的皮肤越来越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风吹日晒留下的印记,但他却笑着说:“测量工作追求的是精准和完美,是人生的乐趣。”

合肥市铜陵路高架项目部的测量负责人章斌,自2013年进入安徽路港以来,在测量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每天早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现场技术员一起参加早会,了解施工实时进展,以便安排测量工作。会后,他根据前一日工程部上报的测量计划,逐一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夜深人静之时,大家都已歇下,他仍在电脑前整理第二天测量所需的各项数据。此外,他还积极发扬“师带徒”精神,孜孜不倦地教导实习生,这些年他成功带出了数位测量组长和工程部长。巢湖S316裕溪河特大桥主跨合拢时高差不到2公分,铜陵路高架主线桥30联109跨581根桩基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测量失误,这些成果并非凭空得来,而是源于章斌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态度。

     芜湖至黄山高速项目部的测量员汪志远,每天在路上顶着烈日来回奔走几万步。有时因为一些控制点位置特殊,他需要翻山越岭,获取精准的数据,如果施工人员遇到问题,他还要反复进行测量,协助解决问题。烈日下,他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他说:“测量绝无小事,必须用百分之百的认真对待,否则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这样的错误是无法挽回的。”简简单单的“细心”二字,正是一把严谨的质量标尺。在光荣而艰巨的测量任务面前,汪志远始终牢记职责,不负众托,凭着一股韧劲,不断测量、计算,直至得到最精确的结果。

    G105国道太湖段改建工程项目部的测量员占骏杰今年刚毕业,他说:“测量是一项平凡而繁琐的工作,没有窍门,唯有‘认真’。”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经常是不定时的,只要现场来了任务,不管多忙多累,无论什么时间,都必须迅速到达。占骏杰很快适应了测量工作的严要求、快节奏。白天,他在工地上东奔西走,哪个工区需要放样,他就第一时间赶到,到了晚上,他便在办公室里计算、制图、复核数据,及时把当天的测量资料整理出来,并计划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等到睡觉时经常已是深夜。为了确保工程进度,第二天天一亮,他就再次整装出发,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测量工作中去。他说:“只有将测量工作做精、做细,后续施工才有保障。”

    常有人问S332安庆至望江改建工程项目部的测量员蔡斯丞:“为什么会来安徽路港工作?”这个站在测量仪器背后、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开心地笑了,作为一个河南人,他已经在路港工作了4年,他说:“自踏上筑路征程,便决定把此生奉献给建筑事业。”肩负重担要明责前行,身处难境要知难不畏。蔡斯丞深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常扛着30多斤重的仪器一路小跑,大家让他慢点,他就嘿嘿一笑:“我得快点过去,不能让工人等我!”工地上的蔡斯丞一直保持着奔跑的姿势,正如他所说,如果不奔跑,任务恐难完成,如果不奔跑,梦想将成为空想。通过不懈努力,这个有梦想、有担当的年轻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毛泽东同志曾在革命时期说过:“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如今,安徽路港的测量人员亦将自己打磨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砖”,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人知道,一番番酷暑严寒的轮回藏匿着多少情感,一回回顶风冒雨的背后包含着多少辛酸,一次次转战南北的征程积淀着多少心愿。他们走的是坎坷之路,过的是平凡的人生,铸造的却是不平凡的丰碑,他们生动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因为忠诚、奉献,因为专注、坚守,因为严谨、创新,他们名字熠熠生辉,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曾挥洒汗水、构筑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