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数月之后,全球大部分国家依然深受其扰。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正在加速,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危险阶段。尽管各国都渴望尽快将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拉回正轨,但面对仍在快速传播的致命病毒,世卫组织发出呼吁:所有国家和人民还需保持高度警惕。
全球呈加速传播态势
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持续刷新,已破900万。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蔓延,导致全球新增病例增加,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也在增加,新冠病毒已在全球层面稳固传播。数据显示,目前疫情最严重的美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仍处于新增病例暴增的状态。其中,美洲成为全球疫情的重灾区。
在美国,随着各地经济重启和松绑疫情限制令,疫情出现反弹。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近日刊文称,美国很可能进入一个贯穿整个夏季的新冠肺炎病例“缓慢发作”时期。专家预计,随着天气变冷,加上流感季带来的叠加破坏,病毒感染病例数量将出现新的激增,今年秋冬可能存在更大风险。
拉美地区疫情持续加剧。病例数已破百万的巴西,情况尤为严重。目前,该国累计确诊病例数和累计死亡病例数均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相比其它地区,拉美国家疫情的暴发时间滞后,尚未到达高峰,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欧洲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继续向好,但仍有聚集性感染事件不时发生。近日,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滕尼斯公司肉类加工厂暴发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已致上千人确诊。北威州于6月23日宣布,对该厂所在的居特斯洛县和相邻的瓦伦多夫县实施“封城”措施。几乎同时,葡萄牙总理宣布,由于疫情反弹,里斯本大区将重新建立防控措施。
警钟也在亚洲响起。韩联社报道称,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本部长郑银敬日前表示,韩国首都圈新冠肺炎疫情在经历2月至4月的第一次流行后,从5月至今正在面临第二波流行,并呼吁当地民众做好长期抗疫准备。
为防止疫情再次抬头,韩国、澳大利亚等亚太多国已相继采取防控措施。
此外,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疫情防控压力始终居高不下。“近期,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多国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增长很快。由于发展中国家整体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脆弱,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疫情在这些国家可能会持续造成更大、更长期的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磊向本报记者分析称。
防疫面临多重困难
“新冠病毒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病毒非常狡猾,人类对其认识仍然不足。疫情造成了人类近百年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应对难度前所未有。”王磊指出,疫情在全球呈现出波浪式扩散的特性,这增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协调一致防控措施的难度。尤其是随着南北半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疫情可能会在南北半球震荡式反复,并在部分国家出现第二次暴发。
袁东振也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都有可能给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隐患和威胁。
近来,随着部分地区疫情出现缓和,不少国家相继宣布重启经济、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如何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各国普遍急需解决的问题。
美联社指出,在各国经历数月的封锁之后,各地开始分阶段重新开放。“困守室内数周的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冒险外出,而且往往没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或穿戴防护装备。”
谭德塞近日表示,许多人对待在家里已经感到厌倦,各国则都渴望重振本国的社会和经济,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冠病毒仍在快速传播,且是致命的,大多数人仍然处于易感状态。
“疫情暴发至今已近半年,各国民众身心都非常疲惫。随着警惕性下降,各种防控措施可能有所弱化,这给疫情防控造成了新的风险。此外,随着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日益加大,各国纷纷放松疫情防控措施,人员和物资流动日益加速,给疫情扩散提供了可能。”王磊指出,疫情还有可能对其他领域造成更多外溢性影响。“疫情迟迟难以被有效控制,恶化了全球和各国经济增长的环境,致使多国本已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更易集中爆发,这又反过来加大了防疫难度。”
专家还指出,部分国家在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依旧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甚至试图退出世卫组织,给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造成严重破坏,毒化了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疫情的良好氛围,给全球团结抗疫造成巨大困扰。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布伦丹·雷恩表示,人们需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全面了解新冠病毒,需要具有应对疫情的责任感,将病毒政治化、标签化对战胜疫情没有任何帮助。
还未到松口气的时候
谭德塞近日表示,目前最大的危险不是新冠病毒本身,而是国际社会缺乏团结和领导力,这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团结应对疫情。
“自疫情暴发以来,以世卫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发挥积极作用,协调各国疫情防控工作,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虽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是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逐步加深,积累了较为有效的诊疗和防控经验。目前,多国都在加快研发有效药物和疫苗的进程,并取得了明显进展。”王磊认为,面对新冠病毒已在全球层面稳固传播的新阶段,国际社会还没到可以歇一歇、松口气的时候。应对疫情是一场拉锯战,国际社会应当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建立有效的应对疫情统一战线。
“疫情不是一国之事,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如果没有国际合作,光凭一个国家单打独斗,肯定不能取得理想的抗疫成果。”袁东振指出,发挥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引导作用,各国在物资援助、经验分享、医疗科研人员交流等多层次展开深入合作,仍是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正确方向。
疫情的持续发展凸显出新冠疫苗研发的紧迫性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18日,全球已有13个新冠疫苗处于临床阶段,128个疫苗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戴维·皮林评论称,大多数疫苗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太可能独占新冠疫苗”。
“加快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是国际抗疫合作的重中之重。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共享疫情信息和疫苗及药物研发信息,加快有效药物和疫苗研发的进度。”王磊认为,各国还应着眼“后疫情时代”,从根本上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时加大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政策协调力度。
“疫情已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破坏,超出了公共卫生的专业范畴。各国只有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力度,充分发挥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平台的有效作用,才能减少全球经济震荡,为国际社会抗疫提供充足的财力和技术支撑,打赢疫情防控的持久战。”王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