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次巡察、一份责任、一段历练。政治巡察作为巡视的延伸,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充分发挥利剑震慑作用、深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为交流巡视巡察中好的做法,分享企业巡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021年10月起,集团网站“巡视巡察”专栏推出“巡察手记”系列报道,进一步总结巡察宝贵经验,彰显巡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
今天推出第一篇《暗藏玄机的“特别通道”》。本文作者是集团巡察人才库专家、安建投资建设管理部部长王春林。王春林同志于2021年3月-6月被抽调参加十届省委第十一轮巡视工作,期间撰写的《暗藏玄机的“特别通道”》在省委巡视办组织的“巡视‘小故事’”征集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并在省巡视办编印的《巡视“小故事”选编》(三)中刊印,现予以转刊。
“在统一平台发布了招标公告、在交易中心组织了开评标、标前标后没有质疑、工程变更手续齐全、竣工验收合格、决算审计未超概算……”谁能想到,这一套看似无懈可击的“规范操作”,竟然隐藏着一个“机关暗门”。
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工作指出:要紧扣高校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深入查找基建工程等领域存在的廉洁风险,推动高校党委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根据组长安排,我重点查找某高校近年来招标采购领域存在的问题。几天下来,除了制度不健全、合同签订及资料归档不规范等问题,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违规现象。巡视期间接到被巡视高校基建方面存在廉洁问题的举报信件,我按照“常规动作”查找,却一无所获。难道是我没有发现,还是真的什么问题都没有?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资料,我陷入了沉思。
“高校是一个特殊领域,‘非主业’的廉洁风险可能藏在细微之处”。组长的指导在我耳边萦绕。那么,该从哪里入手呢?正当一筹莫展时,一则招标公告中“凡有意参加投标人请携带相关证件前往某处获取招标文件”这串字符跃入眼帘。这不是“线下报名”吗?我迅速通览项目,发现很多项目采用的都是“线下报名”,而查看同期其他单位的做法,发现招标文件均是通过“网上”方式下载。
“线下报名”这种做法极可能造成投标人名单泄露,提前“亮了底牌”,给场外控标、串标、围标等提供便利。为什么在国家大力推进交易全过程电子化,且“全网招”技术已相当成熟的今天,该校还要采用 “线下报名”方式?
顺着这条主线,继续在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进行详细比对,通过检索发现这些项目是在“社会资金”栏目发布信息。按常理,本应发布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栏目上,为什么转而发布在“社会资金”栏目呢?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蹊跷。我预感“社会资金”栏目应当是一条“特别通道”,通过这个栏目发布的交易信息,不同步推送至省级、国家级信息发布平台,其结果就是“公开招标”并非面向全省、全国,交易过程做不到公开透明和资源共享,人为制造了信息不对称,限制公平竞争,违反了交易信息发布相关规定。专业敏感告诉我,我的判断应当是准确的:“社会资金”栏目就是这些项目的进场“暗门”。
问题找到了,那该怎么定性呢?我判断这些项目没有实质性“进场交易”,但有同事认为项目在交易中心进行了开评标,学校可以认为“已经进场”。我与同事进一步沟通意见,认为在中心开评标未必是场内交易,但如果学校否认这一点,我们该如何应答呢?
“巡视报告反映的每一项问题都要符合客观事实、作出的每一项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标准,做到对党中央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干部负责、对自己负责”。组长的讲话又在我耳边响起。
我们将有关想法向组长进行了汇报,组长要求我们征询监管部门意见,务必搞清楚弄明白。第二天,我们专门前往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社会资金”是给非必须招标项目临设的一个栏目,市局给我们出具了“不认为是进场交易”的监管意见。这就表明,这些项目的招标采购既未按法定程序操作,也未主动接受法定监管,给一系列“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趁之机。
沿着这条线索,我们进一步发现该校招标采购活动中还存在其它一些问题,而那条信息发布“特别通道”则为“暗箱操作”“逃避监管”大开了“方便之门”,为不当交易披上了“合法”外衣。
暗藏玄机的“特别通道”,似是而非的“进场交易”。当我整理好最后一卷资料已近清晨,拉开阳台的纱门,顿觉清风徐来、鸟语花香,放眼望去,阳光洒满大地人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经济发展的同时,招标采购领域的利益博弈也更为激烈,其中的权力寻租也更加隐蔽,唯有不断学习实践,让自己政治更加坚定、本领更加精通,才能练就一双“慧眼”,让再“高明”的“机关暗道”也难以遁形。